科学传播
媒体报道
科普文章
科学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媒体报道
【新华日报】科学家用氙气“点亮”肺部
上图为负责该项目的周欣研究员在解说研究成果。 新华社发

 “点亮”肺部的角角落落,不仅“读懂”肺部气体与气体交换的信息,而且能“捕获”气体与血交换的信息,早期发现、全面评价肺部功能,中国科学家是如何做到的?且听37岁的哈佛“海归”周欣研究员解说他的“新式武器”。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日宣布,研发成功我国首台超极化气体肺部磁共振成像设备,并获得了首张立体、清晰的肺部气体磁共振影像。这可能为肺部疾病的诊疗带来革命性突破。

  吸氙气穿“马甲”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肺癌均已排在我国人群死因的前十位。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能无侵入、无辐射地对肺部气体交换功能进行可视化检测的临床成像设备,这阻碍了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欣研究员说,“我们‘点亮’了肺部。”

  周欣介绍说,“亮肺”检测过程很快,患者也会很舒适,无注射、非介入。“我们制备好超极化的氙气(氙—129),密封在一个袋子里。患者只需像喝牛奶一样,把氙气吸进去,然后屏住呼吸。再穿上一个‘小马甲’,经过几秒钟的扫描就可以获得磁共振影像。比X光还快!”

  无毒无害无噪音

  周欣进一步解释说:“马甲”相当于一部手机,帮助接收来自肺部气体的信号。超极化的气体信号很强,大约6秒钟就能获取8幅肺部不同断层的磁共振影像;单幅影像时间则更短。

  超极化,通俗理解就是增强气体信号的强度。这项技术叫人体肺部超极化气体磁共振技术,通过“两步走”实现磁共振信号增强44000倍,从而“点亮”肺部。

  据周欣介绍,这项技术是为了肺病诊断,减轻患者痛苦,气体造影剂必须无毒无害。氙气是一种惰性气体,类似空气中的氮气。人正常呼吸的是氧气和氮气。检测中,相当于用氙气替代了氮气,无毒无害,还无生物背景噪音。

  CT一般间隔三个月做一次,减少辐射伤害。周欣表示,氙气超极化检测没有时间间隔要求,因为无害。

  三至五年后可用于临床

  “点亮”肺部后我们能看到什么?周欣透露,影像能显示完整的肺部结构;同时,对于肺部通气功能、气血交换的生理功能也可进行定量的评价,比如肺部气血交换时间、肺部氧消耗能力的空间分布等,都能看到。更重要的是,经过后期数据处理,能展示肺部3D立体重建效果图。

  周欣表示,这项技术尚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正式进入临床应用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时间。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

  (《新华日报》 2015年9月8日 第9版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西30号 电话: 027-87199543 邮政编码:430071
ICP备案号 鄂ICP备20009030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12号